刘庆昌:一腔热血报国,竭力回馈母校

  当1984年从莱阳农学院毕业、考取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刘庆昌并没有意识到,他会在四年前在全球范围选聘中脱颖而出,受聘母校农学院院长。

  当1992年在日本鹿儿岛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博士后)时,他放弃了高薪,放弃了良好的工作机会,放弃了在日本七年来积累的丰富的人际关系。面对在日本一切看似美好的未来和繁花似锦的前程,他依然清醒地知道,回到祖国的大地上才最安心,最踏实。

  虽然之前离开多年,但刘庆昌对母校一直心怀深厚的感情。2006年,刘庆昌就曾经回校为教师讲了一堂精彩的遗传学示范课。2013年,他再次回到母校,母校情结依然让他激动不已:“母校四年的教育和培养让我终生受益,我永远也忘不了这里的老师、同学,忘不了在母校度过的大学时光。”

  十三年高等教育生涯擦亮人生底色

  少年时代的刘庆昌一直是班级的佼佼者,尤其是数学几乎次次满分,他立志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读书。然而由于考试时身体不适,他发挥失常来到我校农学院学习。农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并没有满足他满腔对知识的渴望,他依然对数学充满别样的热情。大一时,他在课余时间做完了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的所有习题。

  到了大二,他把大量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阅读外文期刊上。“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外文阅览室,看各种英文的农学类期刊,当时我把整本《植物生理学》课本从头到尾翻译了一遍,那感觉真是痛快。”

  大学四年诸多恩师的谆谆教诲,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术没有边界,农业不只是脚踩泥土背朝天,科学研究的高峰值得在学术上有追求的人不断攀登,才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他最终选择了考研,当时他的复习时间只剩下几个月,但凭借深厚的功底,他很轻松地考取了北京农业大学。“面试的时候,老师拿给我一份英语材料让我翻译,我一边看一边就翻译出来了,老师很惊讶。”

  北京农业大学的大门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天地,他师从甘薯育种泰斗陆漱韵教授开启了科研之路。因为当时日本的甘薯研究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他决定到日本鹿儿岛大学进一步深造。负笈东渡的那些年,他时刻不敢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的科研潜力从那时开始迸发出来并得到日本导师的赏识。由于在读博时期的优异表现,他于1993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资助并获得博士后资格。

  拿到最高学位和荣誉的他没有忘记,是祖国培养了他,是陆漱韵教授给他指明了学术方向并给予了最大的帮助。“你的根在中国,你的未来在中国。”陆教授的谆谆教导一直回响在耳边。1993年博士后毕业后,他决然地带领妻儿离开这个他呆了整整七年的地方,带着满腔热情回到祖国的怀抱。

  深扎细耕铸就辉煌人生

  90年代初期的中国物质资源还比较匮乏,经济还有待进一步发展,而作为中国农业研究领域最高学府的中国农业大学,在科研平台、科研条件、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提升空间也非常大。中国农业大学敞开怀抱热情地欢迎了这位留学归国的学子,陆漱韵教授更是在科研上毫无保留地指导,在生活上对他也无微不至地关心,这一切都让他漂泊多年的心很快安定下来。

  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刘庆昌创建了自己的实验室。多年来他一头扎进实验室做实验,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和汗水。而回报也是丰硕的,他先后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等一系列奖项,2002年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刘庆昌担任了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并担任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作物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农艺类(含农学、植物保护)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甘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理事,《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Crop Breeding, Genetics and Genomics》、《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和《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委,《作物杂志》副主编。

  在三尺讲台上他也散发出明亮的光芒。回国后刘庆昌开始主讲《普通遗传学》、《植物细胞组织培养》、《作物遗传育种硕士生专业英语》等一系列课程。2003年,年仅39岁的刘庆昌教授荣获第一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成为中国农业大学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14年入选第一批“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从事教学工作26年来,他已指导80余位博士、硕士研究生,仅在教学方面获得的奖励就有十余项。

  肩负重任重返母校,为农学学科注入新的活力

  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刘庆昌说,母校是他梦想起飞的地方。偶然梦回,永远无法忘记校园的恩师教导,图书馆里的沁人书香。

  “作为一所农业大学,农学是其他相关学科的母体,也是理所当然的特色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校就培育出亩产大面积超过千斤小麦品种。新时代,我们国家面临新的形势,耕地红线和水资源红线要严格遵守,确保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国目前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农学院更是责无旁贷。”刘庆昌说。

  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2017年,时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的他回到母校,从校党委书记李宝笃手中接过我校农学院院长的聘书。校党委书记李宝笃在聘任仪式上指出,农学学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是领航的学科,农学学科的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我校的整体发展水平,务必要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刘庆昌表示,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相关团队,通过深化改革来激发活力,切实提升学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带动整个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在深入了解理顺农学院工作基础上,刘庆昌领导学院班子围绕学科定位、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学科管理等六个要素,学院重点做了几大方面的调整。

  在当前4个学科主干方向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打破“单兵作战”常规,凝聚成立5个作物创新研究中心,即作物生态与耕作制度研究中心、小麦研究中心、玉米研究中心、花生研究中心、甘薯研究中心,有效挖掘研究中心的创新潜力,更大限度地发挥研究中心的科研优势,更好地激发了科研团队的活力和动力。

  在教学工作管理方面,组织成立了遗传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室、作物生理学与栽培学教研室、作物育种学教研室、作物生态学与耕作制度教研室、种子学教研室五个教研室,各个教研室的老师们都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定位。这样,五个研究中心与五个教研室一起构建为“五纵五横”的教学科研模式;在教学平台建设方面,将以往的以教研室为单位改为建立农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做实验都集中到实验教学中心这个大的平台上来,大幅度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达到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在人才培养方面,对原来的培养方案、培养机制、课程设置做了必要的调整,对公共课、专业课和基础课进行了合理调配,使农学的学生达到“厚基础、精专业”的培养目标。

  经过一系列宏观和微观的调整和变革,学科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科学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科研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

  “接下来,学院将重点围绕黄淮东部区域农业发展的需求,以解决粮油生产领域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满足作物学科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体系,进一步增强科学研究与服务行业能力,力争在重要科研协同体系创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国家支持科研平台、省部级科研成果获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我校建设高水平多科性应用型大学做出新的贡献。”刘庆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