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宁:母校永远是支撑我前行的动力

  郭世宁,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世界中兽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兽医协会中兽医分会副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国际中兽医研究所所长。农业部第七届兽药评审专家,广东省中兽药发展战略顾问团专家。兼任《中国兽医学报》《中兽医医药杂志》《中兽医学杂志》《Journal of America Traditional Veterinary Medicine》编委。

  1986年至1990年,在莱阳农学院兽医专业攻读学士学位。1990年至2005年在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工作。2005年至今在华南农业大学工作。

  毕业30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兽医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中兽医药畜禽健康养殖和对畜禽肠道菌群调控调节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主编或参编出版科普书或教材10部。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大北农科技二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国家二类新兽药2个、三类新兽药1个,制定广东省地方标准《生猪无抗养殖中药材防病技术规范》1个。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已经从母校毕业三十余载,求学时的一切仍时不时的浮现在脑海里,进入校门,笔直的水泥路边是高耸入云的水杉树,路的尽头是位于主楼前用水泥做成的圆形的鱼池,里面生活着各色的锦鲤,夏天的傍晚,水池会喷洒色彩斑斓的喷泉。主楼的后面,左右两端坐落着的是2号楼和3号楼,也是我当初学习的地方,正对主楼的后方是学校的图书馆,往日去图书馆抢座位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那个时候学校仅有两个食堂,饭菜的飘香是我记忆中永远抹不去的味道。校门水泥路的旁边的运动场,是我们挥洒汗水强身健体的地方,运动场的北侧是那个年代我们每个周末期望着放电影的大礼堂。

  回首大学之初,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1986年我踏入了母校的大门,由于当时年轻人的傲慢和农业行业的地位较低,与农业相关的专业不受欢迎重视, 而兽医专业更是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当时是心有不甘的来到了学校,改变我认识的是我的班主任马端忠老师,马老师一次次的从专业角度分析了兽医的重要性,讲解了毕业的师姐师兄的工作情况,国家未来对兽医的重视程度,使得我逐渐对兽医专业有了一丝丝喜欢的感觉。到了大三专业课的学习,老师们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立老师的风趣幽默、贾世斋老师的严谨、刘治西和伍富饶老师四川口音的诊断学和传染病学……到现在都感觉到非常的亲切。老师们对待科研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对待工作的勤勤恳恳、孜孜不倦都深深触动着我们,是我一路以来学习的榜样,是面对未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力量,他们用不同的人生态度让我学会了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勇敢更坚强的面对生活。是母校教会我在今后无数个无助迷茫的时候渡过人生低谷。

  感谢母校,不仅教会了我们专业知识也教会了我们做人,无时无刻不向我们传递着对待未来阳光积极的正能量,鼓励着我们向更好的方向前进。在理论与实践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学习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在和无数背景不同的人交流与工作中,我们懂得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朋友及队友;在与家人团聚和分隔的时光中,我们明白了他们无私而热切的爱。

  回首看来,当时入学和毕业时写下的目标都在不知不觉中一项项完成了, 虽有遗憾,但又不失为另一种圆满。青春太好,好到无论你怎么过都觉得浪掷,回头一看,都要生悔。庆幸现在回想起来,欢声笑语总是盖过了那些泪流满面的片段,一帧帧青春洋溢的笑脸都在记忆里熠熠生辉。

  呜呼,再也回不去的时光,愿今后的日子里,永不忘初心,失败和受挫的时候,总能想起当年的勇气。

  时过境迁,母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母校的一点点变化都让我们身在异乡的学子内心激动不已!

  值此母校70华诞之际,衷心感谢母校的培养,祝福母校的明天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