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权:教育科研路上的追梦人

  徐锡权,青岛农业大学农村建筑专业90级校友,现任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教授,先后兼任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筑设计类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水利与测绘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忆往昔,青葱岁月

  毕业28年,回想起当年在母校的时光,徐锡权校友仍是感慨万分,“校风好,老师们教学非常的严谨,我们当时的学风也非常好。”

  谈到在母校的学习时光,徐锡权校友告诉我们,他当时担任班级里的学习委员,因为他所在的班级属于师资班,所以对于学习的要求非常高,在大学期间基本没有参加社团活动,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泡在了图书馆里。“大学期间,我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徐锡权说道。大学期间的学习跟高中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大学更注重个人课下的自学,因为老师上课并不是每个方面都深入讲解,这就需要个人根据兴趣课下钻研。说到恩师,他不假思索的说到了王秉理老师,“王老师非常敬业,他写给我的毕业留言我一直珍藏到现在,并一直按照老师的教导开展工作。”

  学习之余,徐锡权也会和同学去篮球场打篮球。一群青春热血的年轻人,在球场上尽情挥洒汗水,释放压力,这无疑是青春记忆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

  身兼数职,教学、科研、管理三手抓

  “工作做到平衡很难,只有拼命。”说起目前在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徐锡权说道。

  徐锡权一毕业到学校工作就当了班主任,刚毕业的他,比班级里最大的学生只大了一岁。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徐锡权尽心尽力教授知识,他十分注重学生的专业学习,遇到学习不太认真的学生,徐锡权甚至跟他闹过别扭。“最让我欣慰的是,我现在跟我教的第一届学生时常联系。”一晃28年,教学这方面徐锡权始终不敢松懈,思想却与当初有了些许变化。刚接触教学的他,十分注重学生的专业学习,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现在的徐锡权更注重学生的全面锻炼和发展。知识学习只是成长的一个方面,学生更应该做到全面发展,学会做人更重要。

  除了教学,科研也是徐锡权工作的重要方面。他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成果获淮海科学技术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日照市科技进步奖各2项。主持和参与建设的校内建筑技术实训基地被教育部、建设部联合批准为“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工程造价专业被确定为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专业群立项为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土木建筑品牌专业群、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现代土木施工高水平专业群。

  目前,徐锡权正主持建设三个国家级项目,任务十分繁重。作为党总支书记,他还负责党建工作和学生工作,所带领的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正如徐锡权所说,工作上只有拼命。

  调节压力,追梦路上勤耕不辍

  工作28年,职称也评上了,该得的荣誉也差不多得到了,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大的压力呢?“因为工作始终放不下啊,”徐锡权这样说,“在全国1400多所高职院校中,我们学校已经排到了全国前30,科研方面最大的压力是来源于创新突破不够。”

  面对纷至沓来的工作压力,除了提高自身修养以外,徐锡权也有他自己的排压小技巧。他在自己的电脑桌旁边贴了一张小纸条,提醒自己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要有耐心,安排工作多考虑别人的感受。

  徐锡权告诉记者,自己能够坚持到今天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好,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的性格,虽然刚毕业有过改行的念头,但是进入学校静下心来这个念头就被打消了。通过工作的进行,他越来越发现自己适合并且热爱教育职业。未来,也会继续在这条路上砥砺前进。

  采访的时间并不长,可是就在这短短的时间中,通过徐锡权校友的娓娓讲述,我们了解了他这么多年来的心路历程,感受着徐他对于教书育人的坚守与热爱,对于科研的执着精神。长路漫漫,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徐锡权校友的追梦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