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浓绿——我的校园记忆

    2010-06-10 10:49:26 作者:李春庆(81级校友)           浏览数:0

  随着年岁的增长,回忆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而最习惯的回忆,似乎就是那段四年的大学光阴。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回想起那段校园时光,心头总有一抹浓得化不开的绿。人行道旁那两行遮天蔽日的大树,围墙外那一片连绵十里的果园,小河边那一片柔柔的芳草,还有那略显残破,似乎要生长出青苔的宿舍……

  经常纳闷,莱农,这个正在成为历史的名字,为什么会如此深地植根于记忆?那些琐碎的点点滴滴,好像正化做粒粒圆润的珍珠,在心里暖暖地滚动。

  那时候,我可能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有时会在上课时走神,眼光会不自觉地被窗外婆娑的绿叶牵引。微风拂过,每一篇叶子仿佛都有了独立的生命,精灵般地舞动着,互相亲热地打着招呼,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各自感兴趣的话题。风儿吹得急了,似乎挠到了她们最痒的地方,所有的叶子都开怀大笑起来,那热烈的笑声透过玻璃窗钻进了人们的心里,一下子感染了所有听课的学子们,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窗外。叶子们害羞了,复归于沉静,老师的声音便又重新占据了教室。

  下课了,井喷的喧哗充满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树叶们反而宁静下来,好奇地观察着下面涌动的人流,看到一位她们感兴趣的男生或女生,也会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苍老的大树犹如一位慈祥的老人,宽厚地容忍了叶子们的顽皮,伸出粗壮的枝桠,呵护着每个从脚下经过的学子。

  有时,我会躲开所有的人,独自倚坐在大树旁边,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想,一直呆呆地坐下去。恍惚间,我好像变成了一滴水,顺着大树的经络慢慢地向上攀升,倾听着大树的脉搏,树叶的歌唱,感受着那份绿色的温柔。直到上课的铃声尖锐地炸响,这才慌慌张张地奔向教室。

  在这份绿色里浸染得久了,我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树木,爱上了绿荫。那浓得化不开的绿色,渗透进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暖暖地在血管里流动。多年以后我才发现,为什么当初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林业这一职业,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雨,似乎也从未想过要改一改行。校园里那份曾经的浓绿,用她的厚重、沉静、博大和庄严,俘获并彻底征服了我,分享着我的快乐,慰藉着我的孤独,抚慰着我的伤口。

  因为职业的关系,我走过许多地方,看过太多的树木,但似乎再难找到往昔的感觉。认真地想了很久,终于明白了,校园的树木与其它地方的树木是不同的。弥漫的书香经年累月地浸染着她们,让她们有了不一样的内涵和韵味;一批又一批学子鲜活的青春,赋予了她们更多的灵性。

  校园的树木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片树叶,每一根脉络,每一条纹理,都忠实地记录着曾经的点点滴滴,熏染着每一个经过她身边的人。走进古木参天的校园,躁动的心灵会突然沉静下来,会有更多不一样的感悟。谁能说,那不是大树的功劳呢?实际上,树木本身不就是历史吗?

  前段时间,我有幸拜访了位于青岛的新校园,此时的学校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青岛农业大学。漫步在校园里,乳白色的校舍,碧绿的湖水,还有一排排年龄不大的树木,一切都是一种崭新的感觉,看似少了老校区那些苍老树木所透出的厚重感,却也不乏现代大学绿意盎然的时尚感。

  让我们共同期待校园的树木快快长大吧。